近年来,全省道路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力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保障农民群众方便出行
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农村客运运营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乘用车客运和电话预约响应式客运,大力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客运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2018年,全年新增通客车建制村606个,建制村通客车数达到15726个,未通客车建制村271个。贫困地区建制村通客车数达到13309个,未通客车贫困地区建制村261个。全省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8.30%;2019年,我省计划新增180个通客车建制村,其中贫困地区150个,使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临夏州共有1149个建制村,截至2018年底,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物流运输组织
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促进农村物流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以农村通车条件为前提,以农村商贸发展为先导,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优化组织模式、提升装备水平,积极利用农村客运站点、邮政网络和各类物流服务网点,通过运邮合作、班车带货、农村物流配送专车等方式,构建和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目前,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已建物流节点的有58个,全省1234个乡镇已建物流节点的有637个,已建成建制村物流节点3976个,县乡、乡村客车快件运输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客运+农村物流”、“汽车客运站+电商门店”、“网货下乡、农货进城”等农村物流服务模式逐步成熟,涌现出庆阳张小春城乡物流、环县“底仓物流快运”、张掖民乐“班车带快递”等一大批农村物流先进典型。
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的临夏州,先后建成了广河县皮毛交易中心、康乐县电商服务中心等物流节点,努力构建起以邮政快递配送+班车带货为特色、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2018年,该州服务电商平台完成羊肉和皮毛制品、民族用品等特色产品45万件发送任务,实现销售额约4500万元,有力的活跃了当地商贸。同时,该州还全面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目前,全州已建成邮政快递经营网点377处,其中邮政网点140处;个体快递经营网点110处,企业设立末端服务网点127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2%。全州村邮站数量达到1131处,有效为群众提供了“五个不出村服务”。
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升级,保障客运市场平稳运行
2016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后,我省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采取十六项改革措施,全力促进道路客运业转型升级,有效应对了市场冲击,确保了客运市场平稳运行。2018年8月,交通运输部批复我省为定制客运试点省份,我省积极制定出台了《甘肃省道路运输定制客运服务管理办法》,为推动“互联网+道路客运+定制服务”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目前,陇南、武威市部分运输企业已经提交定制客运试点运营方案;白银、武威、临夏已经开通直达中川机场的客运专线,并在当地客运站提供城市候机楼服务,进一步加强与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初步实现了客运市场止滑企稳。
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标准适宜、安全适用的乡镇客运站、招呼站和港湾式停靠站,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完善农村客运审批机制,鼓励“冷热搭配、捆绑经营、循环运行”,建立起与公路等级、车型、载客量、行驶速度、通行时间等相协同的线路审批机制,结合“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广平凉农村客运“一定五不定”发展模式,继续推进皋兰县全国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按照“分层搭网、全域公交”的思路为解决偏远城区居民出行积累了良好经验。目前,我省已建成乡镇综合服务站917个,乡镇综合服务站覆盖率为93.6%。临夏州共建成乡镇综合服务站88个,其中,临夏市4个;临夏县20个;康乐县13个;永靖县17个;广河县6个;和政县6个;东乡县12个;积石山县1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覆盖率为90.7%。
加强油补政策调整考核,充分发挥奖补资金作用
根据国家有关燃油补贴政策,全省坚持“总量不减、结构优化”的原则,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及时将调整后的2015年度及2016年度农村客运和出租车油价补助资金下达各市州,用于支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并按年度分批次严格执行落实,全面加强2017年度我省农村客运油价补助政策调整成效考核工作,通过细化考核工作的具体内容、考核步骤及奖惩措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统筹用于支持公共交通发展、农村客运补助等方面。目前,我省已顺利完成了2017年度全省各市州油价补助政策调整成效考核工作,2018年度相关工作正待实施,总体上省内各市州油价补助政策调整实施平稳,有效保障了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省道路运输局办公室)
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版权所有1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陇ICP备14001550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