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

新环境下我省农村客运发展的纾困之道

来源:甘肃省道路运输局 时间:2022-03-30

“现在公交车票价便宜,坐着还舒服,我一有空就会摘点自家种的菜送到城里,给儿女和亲戚朋友尝尝。”“我们现在乘坐公交去县城,单程票价下降了、乘车环境改善了,感觉去城里的路都变短了。”这些农民群众在乘坐农村客运时朴实的话语,正是近年以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服务机构以及道路运输企业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运营为主题,努力实现农村客运“留得住、通得好”的真实写照。

2019年,我省在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任务全面完成后,交通运输部门印发了多项农村客运保障政策,有力巩固了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果,形成推广了武威市凉州区政府补助资金支持农村客运发展、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客运“一定五不定”区域经营、兰州市榆中县开通农村客运微公交等典型经验模式。全省农村客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但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出行具有点多面广、客流分散、时间不均衡等特征,且随着农村居民大量流动进城、私家车数量剧增、村民出行多样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现行农村公交客运、班线客运、区域经营、预约响应等通客车模式,运营经济效益低、发展缺乏后劲,存在“开得通、留不住”风险隐患。同时,农村群众对出行便利性、服务品质的需求正日益提高,期望出行票价更实惠、站点更方便、车辆更安全、候车乘车时间更短、出行服务体验更好,如何推动农村客运由“开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转变,已成为当前农村客运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此,全省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把开展公交化改造、定制客运、区域经营、小件快运等服务作为农村客运发展的纾困之道,全力提升农村运输市场发展水平,进一步满足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去年底,皋兰县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现场验收,全省100条农村客运示范线路完成创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更加紧密,全省15957个建制村中通班车比例为69.2%,通公交比例为12.4%,区域经营及预约响应占比为18.4%。

此外,全省在充分发挥国家油补政策导向作用的同时,积极统筹省级奖补资金,下达农村道路客运和出租车油补奖励资金3732.21万元,并对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农村客运百条线路示范创建和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等项目下达奖励资金943万元,切实增强了农村运输市场发展动力。庆阳市合水县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保障,在县内客运班线车辆经营期满报废后,由县交通运输集团采用“银行贷款+企业融资”方式筹措资金1600余万元,购置了26辆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开通了10条城乡公交线路,覆盖全县12个乡镇80个建制村,并采取分段计费模式将最低票价由5元降至3元,实现了县域范围全域公交发展目标;白银市景泰县按照“路、站、运”协调发展原则,加快实施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以景泰县为民公交公司为主体,推动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并统一配备动态视频监控、自动刷卡投币机、电子语音报站器、前后电子路牌等智能监控装置和便民服务设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去年底该县135个建制村中已有75个建制村通公交,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道路客运企业收益持续下降、防疫投入成本增加,农村客运经营者面临巨大压力。武威、陇南、张掖等地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实际,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客运车辆营运年限有关事宜,明确符合客车技术标准的大型、中型客运车辆运营年限为15年,小型客运车辆运营年限为10年,积极为道路客运企业和道路客运经营者纾困解难,支持道路客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感觉特别高兴,以前像我的这种普通级客车营运年限不能超过8年,现在好了,只要我的车辆技术状况达标,我就还能再开好几年,特别是最近几年来行业越发不景气,交通部门的这个举措确实是解决了我们经营者的大问题。”武威、陇南等地道路客运经营者对交通部门规范客运车辆经营年限有关举措一致好评。

(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客运科 李繁高)



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版权所有1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陇ICP备14001550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