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

张掖市: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

来源:甘肃省道路运输局 时间:2019-02-17

      近年来,张掖市紧紧抓住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利契机,积极致力于促进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简化和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不断增强客运市场发展活力。以公开、透明为目标,对各项道路运输管理业务的办理流程、要件、时限进行公开、公示,实行“一站式办理”,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运行机制;以便民、利民为己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县际道路客运车辆年度审验、道路运输车辆终止暂停(恢复)营运、县际客运车辆延长营运期限、县际客运车辆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等四项权限调整至县区运管机构;以提升效能为前提,对符合延长营运年限条件的车辆一律准予延长营运,有效提升了营运车辆使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通过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增强客运市场竞争力。引导运力和班次密集线路合理调整,发展灵活多样的客运模式,开通了张掖至高台、高台至张掖、民乐至高台的快客运输和张掖至民乐客运联程运输服务,运输服务方式更趋多样化;以民乐县城乡交通一体化为试点,积极推进20公里以内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目前,民乐县已出台了支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统一了公交化运行的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在税费、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民乐县“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多部门联合推进机制已着手建立,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迈出可喜步伐;以丹霞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开通张掖汽车站、临泽高铁站、临泽汽车站至丹霞景区等3条旅游专线,同时,通过延伸线路、绕道景区等办法对现有途经旅游景区的班线车辆进行改造升级,全市19条班线深入景区,形成了高铁站、张掖火车站、汽车站与旅游景区紧密衔接的道路客运集疏运网络;提高客运企业资源整合力度,针对部分线路运力过剩、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将9辆长途班线或短途班线客车进行运力调整,由班线车改造成旅游车辆,积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运力需求,企业经营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引导等级客运站积极开发内置资源,拓展旅游集散功能,全市7个汽车客运站建成旅客集散中心。同时,通过优化运营方案、增加运营班次等措施,满足旅游旺季客运需求,该市道路客运对旅游业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彰显;进一步加快运力结构优化步伐,2018年更新公交车辆全部为新能源车辆,新能源公交车辆达到99辆,占全部公交车辆的30%,减少了排放。
      通过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提升行业服务转型升级。引导运输企业推进公共交通卡、银联卡、移动支付和手机APP应用互联互通工作,目前,全市90%的公交车上安装了刷卡机具,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积极推行网络购票和自助购票服务,截至目前,该市13家客运站均配备了自助售票机,客运电子客票和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完成两个(山丹客运站、民乐客运站)三级客运站联网售票建设任务,该市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联网售票,三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覆盖率达到92.3%;完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数据应用机制,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进行分类排查,积极督促各运输企业对监控平台及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市“两客一危”车辆入网率和上线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对全市11个客运站的监控设备进行高清数字摄像头改造。目前,3个一级客运站已与省道路运输局联网。
      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和管理机制,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初步形成了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2+4框架制度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梳理了运输企业目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执法人员信息目录,合理确定了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初步形成了“双随机”的抽查运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学法用法普法活动和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自律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
      2019年,该市将采取六项措施,不断促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一是推进道路客运经营主体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客运转型升级PPP模式,重点以张掖市客运中心站、张掖西站客运综合枢纽建成使用为契机,对现有客运站场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促进道路客运服务、站场建设和运营服务更趋多元化,实现铁路、公路无缝接驳运输,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二是推动旅游客运多元化发展。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查,调整优化市县际班线运力,对部分市际、县际班线进行快客化改造,探索小型化、快速化、定制化班线客运方式,实现点对点、一站式客运服务。按照旅游客运需求,适时调整增加张掖机场、张掖高铁站、张掖火车站至重要旅游景区旅游专线,增加张掖市区、临泽县城和肃南县城至丹霞景区的旅游班线班次,为游客流动和集散搭建顺畅安全的通道。三是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和包车客运。推进旅游客运企业、景区旅游公司加强联系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积极引导客运转化剩余运力资源,开展通勤班车(包车)、旅游客运专线、机场或高铁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业务,主动适应外部竞争。四是进一步推进客运网络优化。加快构建与铁路、民航等相衔接的道路客运集疏运网络,实时共享道路、航空、铁路运输班次、时刻、客流等信息,及时将各类运输延误信息、车辆班次恢复信息、到站旅客规模等动态信息形成通报机制,做好运力衔接。通过人流量数据信息共享,及时协调各运输企业合理安排接续接驳运力,实时优化运营时间和发车频次,针对不同季节和节假日期间航空、铁路、客运班次调整,及时组织专线客运、公交公司及出租客运公司同步调整,保证运力畅通。五是积极建设与互联网融合的服务。积极发挥“12328”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客运企业依托综合运输票务平台开发自有售票系统、包车服务系统及相关APP应用,公开企业、车辆及从业人员的信用或技术等级等信息,开展自选座位、定制班车等个性化出行服务。开展指尖上的服务质量信用评价,建设客运车辆、出租车服务与安全质量评测系统,鼓励乘客通过网络对出行服务进行即时点评,强化服务接受方的监督权。六是严格落实道路客运安全监管制度。监督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部分,补齐短板,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督促基层运管机构和运输企业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履职不严、追责无据等问题。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进程,督促已经达标的企业进一步巩固提高,未达标的企业创造条件尽快达标,在软硬件达标的同时,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张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版权所有1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陇ICP备14001550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1288号